top
top
【荷兰莱顿大学201509】“荷”你一起——荷兰莱顿大学交换总结
来源:
日期:2016-03-02
作者:
编辑:蔡晨青

2013级新闻传播学院 张芷君

  

看着水池里的锅碗瓢盆跟浴室暖气片上零星散落的衣物,叹一口气之后豪迈地打开电脑盘腿坐在床上,打开word开始复习或者总结笔记,然后再在下一顿饭之前把屋子收拾干净,没错,这就是我在荷兰生活的常态。其实在大部分留学生风光的晒吃晒喝晒美景晒party的朋友圈、微博、Facebook背后,是不得不面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早餐到晚餐,吃什么?成了我每天睁眼之后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当然,还有一堆看不太懂却又不得不看的英文材料。

虽然荷兰交换让我脱离了他人的照顾,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独自生活的孤独与辛苦,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从小在外求学的我,有良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快,个人公寓宽敞的私人空间、充足自由的课外时间、优美现代的学习环境、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让我感受到交换的美妙和幸福。

一张机票,9890公里

8.21号零点,七夕刚刚结束,我起飞去阿姆斯特丹。飞机将我从一个城市带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我总是不禁感叹:wow,it’s amazing,现代交通的便利让世界都变小了,12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我到达荷兰,但这次我的感叹变成了:wow I’m already here,我充满新鲜、未知和挑战的生活开始了。

To be honest,一开始我对荷兰的概念仅仅就是郁金香、风车、红灯区、大麻(估计这也是大部分人对荷兰的印象),我甚至不sure有没有荷兰语。刚到阿姆的那天,一下飞机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美的我心都要化了。接下来在海牙、莱顿的几天也都是阳光灿烂,但是很快就发现,不管参加什么活动,组织者一定会提醒你带雨衣and伞,我还纳闷为什么。欢迎周的第一天,我明白了,because you never know!我见证了什么叫前一秒风平浪静,下一秒狂风暴雨,变天的速度比女人变脸还快!我一边淋雨翻白眼一边想:原来不光中国的天气预报不靠谱呀,内心感到些许安慰。大概是荷兰低于海平面,所以水比较多吧,仿佛白云里住了一个angel,而乌云里住了一个devil,如果你不想被突如其来、360度无死角的大风加雨水毁了一天的话,雨衣跟伞绝对是跟手机一样重要的出门必备!当然了,天使跟魔鬼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所以我才幸运地见到double rainbow

四月七国,佳期如梦

一讲起去莱顿交换的这段经历,总结起来就是“留学生活虽辛苦,吃喝玩乐没闲着”,利用课余时间,我去了欧洲七个国家,若干城市,体验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阅览了各地的人文以及自然风光,收获满满,没能再多去几个地方也成了这段经历的最大遗憾,不过来日方长,机会还很多。

 

除了开拓眼见,丰富对其他国家的了解之外,在这几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对西方留学生活以及教学模式多了更多直观的了解,也坚定了我毕业之后志在出国深造的决心。在我看来,西方看似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实则要求严格,国外的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业并不懈怠,每节课都有对应的阅读材料或者思考、研究的问题,国外的学习任务并不轻松,甚至在我看来,比国内的学业压力更大,加上语言上的困难和障碍,我对留学生更多了理解和敬佩。学习的确是一件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事情,在国外求学尤其是。但是压力越大,被激发的潜能也就越大,毕竟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这次交换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够完整地阅读长篇大论的英文材料、用英文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这些当时摆在我面前需要我攻克的难题,对于以前的我来说都是不敢想的,但最后我都做到了!

其实总结起来,在国外怎么上好一门课的要求跟国内是大同小异的,无非就是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笔记清晰、有条理,复习全面、充足,除了这些常识之外,要说还有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在国外就应该充分运用资源,留学生们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所以在复习comparative government这门课的时候,我们五六个留学生分工合作,一人总结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考点,最后再集中起来一起分享。尽管这样做,存在着因各自学术水平和理解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样还是非常节约时间和精力的。

至于初到莱顿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困难都是暂时的,大部分时候自己动动脑筋都能解决,再解决不了的,千万不要犹豫,马上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要相信总会有人愿意并且能够帮你解决问题。

Everything always ends

最后我想再说说我对莱顿大学和这座小城的整体印象。莱顿是我们理解中典型的欧洲小城,环境优美,空气清晰,整洁有序,地方不大,人口不多,设施齐全,当地人也都热情、幽默、友善,大街小巷里偶然发现的一间博物馆、一家精品店、一家餐厅…时不时给你惊喜。莱顿大学散布在这座小城里,每个学院的大楼设计都不一样,大楼之间不算远,步行十几分钟即能到达,要是有辆自行车的话就更方便了,要知道自行车是荷兰人中最普及最广泛的交通工具,在荷兰有一辆自行车也算是融入荷兰社会的第一步吧。

总而言之,交换这半年对于我而言,就像把我从现有的生活抽离出来,再把我置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尽管这期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样那样的波折,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一切就像一场美梦,在“梦中”我实现了生活中很多的第一次,好的坏的,重要的是,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愿意回到这样的环境中,与莱顿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