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专家观点摘录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21-07-12
作者:李鹏飞 王娟
编辑:王娟

新闻中心讯李鹏飞  王娟)7月10日,由中央团校、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高端智库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团校举行。在大会发言环节,21位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主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交流研讨。

 

中央团校党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主任倪邦文教授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的理论创新和奋斗宣言》为题作了发言。他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加强自身建设的建党学说”、“面向未来的奋斗宣言”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阐释,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用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当代青年命名,有着深刻的政治期待和时代要求,表明党对青年一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有作为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赋予了更强的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教授以《以大历史观引导教育青年明理增信》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要引领和教育青年在中西两种文明与文化的比照中、在不同“现代化道路”的对比中、从两个“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换中认知和坚定道路自信。要以不同时间线索跨度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与实践成果,阐释好我国成功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喜满教授以《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中要处理的重大关系》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要理解把握机遇和挑战的关系、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国内和国际的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等几个重大关系,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美东教授以《一篇尽显民族志气、历史底气、理论锐气、未来朝气的百年大党宣言》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尽显民族志气,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一步扬眉吐气、振兴中华民族志气的历史;四个“伟大成就”是基于客观发展史实和发展规律的重要论断,尽显历史底气;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尽显理论锐气;回首过去热血沸腾,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并专门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尽显未来朝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湾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廉思教授以《再赶考:中国共产党如何赢得新青年》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当代青年是我们党崇高价值观的守护者、社会老龄化拐点的应对者、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一代,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同时,当代青年也面临价值观念对冲的挑战、“未富先懒”懈怠的挑战、激进民粹主义的挑战、持续向上流动的挑战等多个方面的挑战和潜在风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研究员以《青年的历史底蕴与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青春密码》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远的战略思维,对青年的历史底蕴与时代内涵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阐述,对百年前青年探寻给予高度评价,对百年来青年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对新时代青年提出基本要求。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记东副教授以《当前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作了发言。他强调了当前青年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青年党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开展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提出加强党史学科建设、建设青年党史教育工作队伍、推进青年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创新、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和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一方面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人民经过上下求索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赶超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结合,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仅贡献中国,而且正在贡献世界;不仅仅贡献过去,而且正贡献于未来。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责任》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提倡为人类社会做出新的伟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人类发展、凝聚共同价值、推动和平发展、奉行人民至上、尊重独立自主的责任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疫情的过程中对世界提出的理念、倡议和行动,是通过中国方案、中国行动给世界呈现的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占虎副教授以《民族复兴的百年政党意志》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意志体现在4个方面:具有独具一格的政治品格,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具有守正拓新的政党精神,以红色基因来续写精神品质;具有人民情怀,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卫人民的心;具有继往开来的创造能力,顺应历史潮流创造属于人民的新世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平旭教授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深刻铭记先驱们建党的光辉历史;就要深刻领会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理解32个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要深刻把握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可以从“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原点,是红色文化的源泉”“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我们能够汲取不懈奋斗新征程的青春力量”两个角度来理解。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丽娟教授以《做好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发扬好伟大的建党精神》为题作了发言。通过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层面,她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明确育人目标,培养爱党爱国之辈;开展实践教育,解决好“认知与认同” “认知与践行”之间的矛盾;凝聚育人合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教授以《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相统一”》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目标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我们党百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要求紧密相结合的理论品质,以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目标指向;体现了人民性与民族性的统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和时空场域;体现了阶级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品格和斗争精神;体现了集中性与民主性的统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受人民监督。

重庆市团校副校长王毅副教授以《论新中国国防和工业建设探索中的志气、骨气、底气》为题作了发言。她以三线建设为例,讲述了三线建设的背景及过程,认为三线建设的志气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念,骨气显于“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底气立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三线建设所孕育出的三线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同根同源、同心同向,展示出中国人民在新中国国防和工业建设事业中的志气、骨气、底气。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题作了发言。他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32个字之间的逻辑关系,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种精神的特点和侧重点,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在新时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关键是要锤炼鲜明的政治品格。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玲教授以《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为题作了发言。她认为,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宗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动力。她认为,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品质和能力,是主体意识上的自觉修复,而勇于自我革命,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和执政实践过程中,将这种品质和能力上升为一种无私无畏的政治勇气和精神制度。

中央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长军教授以《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的基本经验》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的基本经验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青年相结合;经过革命性锻造,形成了赢得青年的思想制度等经验;用光辉的视野凝聚青年,为广大青年实现理想提供人生机遇和时代机遇;真诚关怀呵护青年。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的根本前提是坚持了党管青年的根本原则。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以《深化对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理解》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要深刻理解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丰富内涵,“志气”和“志”相联系在一起,用未来指引现实;“骨气”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底气”是一种信心和信念。要有现实针对性地增强当代青年的“三气”,从国家层面有更多的支撑性的保障因素,让青年能够心无旁鹜去追梦;从社会层面对媒体和舆论引导进一步优化,不能让资本力量通吃,不能让娱乐绯闻过多地占据青年的精神生活。

上海团校副校长张恽副教授以《党团关系写入党章的历史梳理和新时代政治内涵》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党团关系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维度。他从新青年群体觉醒成长为建党建团的先锋力量、党的早期组织提议建党、党团关系初步探索和首次写入党章、党团关系的成熟和定型四个方面梳理了党团关系写入党章的历史。他认为,把党团关系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中国青年运动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群体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和传承的战略定位,体现了党对团的高度信任和党团之间的特殊的政治关系。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祝文燕研究员以《论李大钊先生所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为题作了发言。她阐述了李大钊身上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创建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英雄人格完美诠释“未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倾其所有,把一个光辉的形象永远留在了党的光辉史册上。

中央团校教务部副主任于昆教授以《民族复兴与青年责任》为题作了发言。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空维度揭示了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让我们更加明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要承担起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需要在爱国奉献中勇担使命、在追求进步中把准时代坐标、在创新创造中主动担当作为。

中央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副主任林江教授在主持闭幕式时说,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厚爱,始终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建好用好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高端智库这两个平台,聚焦共青团、青联、学联、少先队历史和现实,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做好党的理论青年化阐释。

据悉,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投稿160余篇,经十几位专家评审,选用了50篇,将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期刊以观点呈现的方式摘录。

(摄影/李鹏飞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