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如何践行群众路线
——读《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有感
来源:校报
日期:2020-07-08
作者:
编辑:王娟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两本书,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和厦门工作期间,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工作的经验。新时代的党团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践行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时,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沉下心、放下身段去基层调研。在当地百姓都急于抱上“金娃娃”、尽快要到大项目的心理状态下,习近平同志并没有急于出政绩,而是提出“弱鸟先飞”和“滴水穿石”的理念,指导宁德地区踏踏实实走稳步脱贫和发展道路。因为他是想让当地人民真正过上好日子。他知道,要想帮助当地发展进而帮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没有捷径,更不能因为要突出自己的成绩而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一直强调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这种政绩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主政期间的各种治理思路、为官之道。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提到,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即造福于民。而造福于民,最重要的又是做人民公仆,为民办实事。因此,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核心位置,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践行群众路线,要坚持深入群众,看真情况,知真问题。只有深入人民才能了解人民、赢得人民。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期间,推行“四下基层”制度。在刚到宁德时,他对九个县全部进行调研,并且“三进下党”。不管路途多远、道路多难走,始终坚持深入群众调研。实践出思路,调研出成果。正如一位访谈干部所说,“不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领导,而是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的务实领导。”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期间深入基层群众家中,目的就是为了切实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情况。正是经过各种调查、走访、学习和了解之后,习近平同志对闽东地区有了非常清晰的判断,也逐渐形成日后的“滴水穿石”施政理念。在调研中,群众也积极贡献了大量的智慧和力量。践行群众路线,“知”是基础,而想要“知”则必须深入群众,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真问题。因此,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要勤于实践、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积极向群众学习。

践行群众路线,关键要知行合一,落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上。习近平同志在霞浦县参加完信访接待后,想到的是一定要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让群众满意,进而形成了“四下基层”制度。在一次台风后,他冒着台风再起的危险,去村里看望农户。他提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去基层调研,才能知道人民疾苦,才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和盼望,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困难。习近平同志专门资助过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每次去平潭都会去看望这个孩子。他还为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积极奔走和研究,让连家船民实现真正的安居乐业。践行群众路线,“行”是重点、是关键。只有把自己的“知”付诸于为人民的“行”,才能体现群众路线的实际意义。因此,践行群众路线,要实打实做,积极作为。

通过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和厦门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真正赢得了人民,赢得了人心。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也证明了一个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正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正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继续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黄莉培,系我校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课程组成员,本文转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