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校长沙龙邀请毕业生畅谈母校寄望未来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3-06-21
作者:梅轶竹
编辑:毛赟美

新闻中心讯梅轶竹) “大家不要拘谨,爱喝茶的喝茶,想喝咖啡的可以喝咖啡,多吃点水果。”6月20日下午的校长沙龙上,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热情地向14名2013届毕业生招呼着。

沙龙气氛轻松、愉快,毕业生们与王新清围坐在一起,畅谈母校,寄望未来。团委书记沈健平主持沙龙。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沙龙地点从弘德楼312会议室改到乐群楼。“同学们在312会议室总会情不自禁地拘谨起来,不能轻松地聊天。”王新清说。

王新清关心地询问了各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14名毕业生中有的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考取国家、地方公务员;还有的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即将远赴新疆、西藏等地工作。

王新清首先向各位同学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表示祝贺。他说,“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学到了知识,获得了本领,收获了友谊,有的还收获了爱情。大家从青涩少年变成成熟的青年,有了理想和追求,有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我衷心地为你们的成长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他的鼓励下,14名同学敞开心扉,畅谈大学生活给其留下的深刻回忆。

参加沙龙的毕业生在发言

“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和帮助。学校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智慧星火’等学术实践平台,让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系统的指导。”毕业生们纷纷表达对母校、对师长的感激之情。

“感谢母校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悉心关怀和呵护。”中文系毕业生俞晖说,“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系的老师还找毕业生谈心,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这份温暖十分难得,希望它能在校园中一直传递下去,感染更多人。”

即将奔赴新疆,支援西部建设的社工学院毕业生王明伟说:“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活教会我很多知识,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让我在实习实践中了解社会。匆匆四年,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社会。今后,我将用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地服务基层,用朝气蓬勃的风貌传承中青人的传统。”

毕业在即,毕业生们还表达了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法律系研究生陈安东引用江淹《别赋》表达自己毕业之际的心情。“小小中青院,暖暖我的家。整整四年,这个家一直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温馨。”外语系毕业生程美清说,“我为自己是中青院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我们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

沙龙中,王新清还认真听取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并就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分时段供水、图书馆图书借阅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解答。

在认真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王新清说,大学毕业是人生征途上的一个驿站,是大学生活的终点,也是走上社会的起点。他对毕业生们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坚定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大学毕业,意味着真正成人,开始独立的生活,责任将沉甸甸地落到大家肩上,希望同学们不要逃避,要坚定、勇敢地承担它。要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孝敬父母、敬重配偶、抚养儿女;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扶弱济贫,匡扶正义;要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积极进取,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国梦为国家的富强做贡献。

第二,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我们到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每三到五年就翻上一番。假如你在毕业以前,学到了人类全部的知识,三五年不学习,将有一半的知识是不懂的,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所以,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上取得成就,才能在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过上高品位的生活。

第三,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与大学生活相比,社会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有时也充满艰辛和无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同学们将有诸多成功的喜悦,也将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人生自古多风浪,何必愁白少年头”。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弱者把它看作一架翻不过去的大山,而强者却把它看作一次历练的好机会。相信中青院的毕业生都是强者,不是被困难压垮的懦夫。

第四,继续关心和爱护母校。一个人一生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改变的,但也有很多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故乡、我们的母校。大家今天是学校的学生,明天就是母校的校友。不论你们走到哪里,学校都会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你们。希望每一位同学继续关心学校的发展,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母校的声誉,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校长沙龙是我校校领导与在校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与平台。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倪邦文、王新清等校领导先后走近学生,与大家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下交流,近距离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倾听学生意见和需求。(摄影/梅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