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峥嵘九十年 献礼十八大”征文]甘把青春献伟业
——从高君宇看团员青年的担当与道义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2-05-03
作者:毕琳
编辑:赵桂宁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湖心岛北侧的松林中,一束束白菊静静地躺在汉白玉墓碑前,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开拓者——高君宇长眠于此。

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题写着:“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句诗是高君宇创作的,他的恋人石评梅将之题写在墓碑上,缅怀他短暂而精彩的一生。

高君宇,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开拓者,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些烙印,记录着一代青年为民族大义的奔波与奋斗;这些烙印,记录着一代青年对国家兴亡的忧患与操劳;这些烙印,记录着一代青年为人民幸福的探索与追求……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多年以后,当我们重温高君宇的先进事迹,瞻仰高君宇的崇高精神时,我们不仅应该颂扬他用短暂而华丽的一生书写的伟大乐章,更应该重温他和他的同仁们面对民族危亡时,选择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开拓了共青团事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时代的产物,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涵盖着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刻苦耐劳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独立自主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时在当下,“五四”精神并不过时。“五四”精神已经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体现,并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主旨内涵。广大青年不仅有责任继承“五四”精神,更有责任实践“五四”精神,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把“五四”精神把发扬光大;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在不断的学习中前进

广大团员青年是时代的“主力军”,是时代的“引导员”。团员青年要扮演好这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就必须始终满怀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时刻做好准备。

在上个世纪初,贫穷落后的中国满目疮痍。一大批青年怀揣着救国救民的光荣梦想,作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新生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时,高君宇就是这其中的一员。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早已为投身革命事业做足功课。

少年时代的高君宇表现出了对社会政治的极大关心,研读进步书刊。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英文专业的系统学习,又为他日后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原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0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之一。在这里,高君宇系统地学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从而更加坚定地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收集了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报刊、著作达数百种之多。由于高君宇英文好,因此,在学会中他不仅帮助其他人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英文原著,而且还承担了《共产党宣言》英文本的翻译工作。

在高君宇身上,我们看到了积极学习基础理论,加强理论素养,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重要意义。正是依靠这些思想力量,使高君宇在寻找光明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当前,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所谓的“鸟巢一代”、“海宝一代”,广大青年经常被放置在舆论的风口上。尽管有些批判言辞过于激烈,但是却从侧面反映了青年一代理论学习的缺陷,缺乏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受社会物欲侵蚀,个人主义的色彩变得更为浓重。广大团员青年必须加强理论素养,加强知识学习,以科学知识和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才能真正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重担。

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古人自勉的名句,如今已经成为不少莘莘学子本本主义、脱离实际的缩影。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许多学生专注于书本,却忽视了实践出真知、生活藏学问、民生在基层。

长期不接地气,我们就会对社会弊端了解不透彻;就会对基层百姓缺乏真感情;就会对民间疾苦缺乏感同身受;就会陷入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怪圈。

在革命生涯中,高君宇非常重视深入到基层,察民意、观民生。19205月,高君宇通过实地调查,撰写了《山西劳动状况》的长篇调查报告,详细地介绍了太原、大同两地工人的经济状况。在调查中,他深刻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当他谈到工人的待遇时,曾形象地比喻道:“一块钱剥了又剥,洗了又洗,轮到真正的工作者身上,比苍蝇的翅子都薄了。”[i]他认为中国国民贫穷的重要原因是工业不发达、工厂凋敝,“这几年来,小百姓叫苦连天,公家也入不敷出,未必不是由于工厂本身条件欠缺,不能发达,必须仰给外来生产品底缘故。”[ii]

深入基层,这是高君宇了解中国实际的重要渠道。如今,9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时代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广大团员青年在主动承担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的历史使命中,不能只靠互联网,不能只靠报刊杂志,而必须学习高君宇同志深入基层的精神。广大团员青年只有把自己置身街头巷陌、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才能接触到最鲜活、最生动的实际,才能真正体察民情冷暖、了解基层所需。

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存在几大不和谐因素,譬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失衡等。广大青年学生更应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深入“社会大课堂”,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在不断的追求中圆梦

“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重温高君宇的事迹,重新解读“五四”精神,已经不是仅用“温故”所能达意的。共青团已经走过了90年征程,“五四”的核心精神依旧,但历代先进青年都为之注入了新的内涵,而且时代环境的变迁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广大团员青年而言,学习高君宇的精神,就是要发扬“五四”精神,以历史使命感和创新精神,用理性批判和实际作为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广大团员青年,正生活在一个伟大而充满机遇的时代,应该带着责任使命,从基层窥探时代的潮涌脉动,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国情、掌握民意;带着远大理想,从实践中获得前进的不竭动力。



[i] 高君宇:《山西劳动状况》,《新青年》1920年第六期。

[ii] 高君宇:《山西劳动状况》,《新青年》1920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