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首都高校新闻院系校媒汇聚我校论发展策略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2-05-30
作者:杨雨晨
编辑:毛赟美

新闻中心讯杨雨晨  新闻院系的学生媒体如何建设团队?如何扩展新闻报道选题?如何与其他校内媒体竞争?527日下午,在由我校新闻与传播系系报《青春报》主办的十二周年系列活动之“新闻院系的机遇与挑战”青春校媒论坛,暨首都高校传媒联盟新闻院系会员媒体论坛上,10多家校媒的负责人就这3个关键问题交流见解,寻求共识。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北京财经专修学院《中广新闻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知新觉》、中国农业大学《竞萌》杂志、中央民族大学《民声时报》、我校新闻系的《三棵树》杂志负责人作主题发言。我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方舟》报社、《青政》报社、《朝曦》报社也应邀到会。

作为首都高校校媒联盟新闻院系媒体论坛,这是新闻院系媒体第一次以论坛的形式齐聚一堂。论坛旨在加强首都新闻院系学生媒体间的了解与交流,共同探索适合新闻院系发展道路的办报策略和制度设计。

《青春报》指导老师刘津在致辞中描述了新闻院系学生媒体面临的专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生存尴尬,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努力工作,因为“在学生媒体中,学生能获得技能的提升、意志的磨砺、胆量的锤炼、心态的成熟”。

在团队如何建设的问题上,已有16年历史的学生报纸《电视人》的副主编何忠婷介绍,该报现拥有近70名成员,采取社务、报务分离的二元制管理模式,设立了外联、文字、排版、摄影4个主要部门。各部门成员的专业性是其报纸的一大特色。《中广新闻报》的社长李霂轶认为,学生媒体团队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维系在精神之上的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的组织。在学生媒体中,“理想”与“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了制作该报6周年特刊,有的同学一连两三天不睡觉,就是因为对这份报纸的激情。《三棵树》杂志执行主编赵祎说,《三棵树》力图建设一个学习型、专业型、欢乐型的团队。为此,团结与严格是两项极为重要的原则。由于主编、社长和各部门部长都是同级学生,有些甚至是同班同学,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对下级指挥式的领导方式就是不适用的了。“不能以一种不成熟的权威去对所谓的下级进行指责,过度批评没有好处。”

在选题创新讨论环节,《民声时报》总编辑王永璐说,转换角度是开掘新报道的一个重要手段。《新知新觉》副主编张斌认为,要扩展选题,就应该不仅仅关注本系,而且要关注全校;不拘泥于学校,而应报道学校所在的社区和更大范围的新闻事件。《新闻周报》评论版负责人杨鑫宇认为,应该跳出作为新闻院系媒体的身份,通过广泛的来稿、约稿和网络监控手段向真正的在社会上自主运行的媒体方向靠拢。《新闻周报》实现了和学校各部门的对接,通讯员网络保证了线索来源。

在关于如何与校内其他媒体竞争的问题上,《清新时报》主编张晔认为,学生媒体要处理好“否定”与建设性的关系。“身处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的校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较真,爱‘计较’的读者,如果我们只是批评,而没有真正做到足够平衡,足够用事实说服他,很可能大家只是把我们当做一个笑柄”,因此《清新时报》坚持自律、理性和建设性,而不是一味挑错和否定,受学生欢迎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推进问题解决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竞萌》杂志的主编杨书源说:“别人看你的眼神,是你最好的镜子”,《竞萌》时时刻刻关注着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关于批评和建设性的观点,在校媒中引起了广泛共鸣,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张宸在总结发言时说:“做为一个媒体人,要明白是批评重要还是建设重要。批评是每个媒体都可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建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