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王晓为新生上大学第一课
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1-08-31
作者:万伟伟
编辑:万伟伟

新闻中心讯(万伟伟) “我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8月30日上午,嘹亮的新生入学誓言响彻万叶体育场上空,1200余名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在开学典礼上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作出庄严承诺。面对中青院大家庭的新成员,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勉励大家理解并坚守好学生的本位,理解并适应好集体的逻辑,理解并践行好大学的精神,理解并传承好学校的灵魂。

开学典礼由校党委书记倪邦文主持。校领导王新清、酒曙光、高延斌、李家华、王义军、李宝国,教师代表社会工作学院王放教授、中文系谷振诣教授在主席台就座。

王晓在讲话中首先代表陆昊书记和共青团中央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说,一场真正的大学开学典礼,不应该是中小学开学仪式的简单重复,而应该超越“开学”和“典礼”两个基本元素,在更大的面和纵深上给大家以更多的思想和启迪。换句话说,一场真正的大学开学典礼,让大家记住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开始,而应该是一个思想的坐标。

结合学习陆昊同志在往届中青院开学典礼上对新同学提出的学好专业知识、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强化综合素质训练、磨练意志品质、坚定理想信念五个层级的要求,以及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回忆和感悟,王晓向全体新生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要理解并坚守好学生的本位。读书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流,也是学生角色的本位。这一点,在以升学为指挥棒、以考试为重要手段的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不成问题的。但进入大学后,来自考试的外部约束明显减弱,校园生活的丰富程度明显提高,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介入明显加大,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同学们会面临着学习与休闲娱乐、学习与社会交往、学习与校外兼职、学习与学生活动之间的选择。从以往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进行正确、科学的选择和分配,坚持学习为主、全面发展。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同学没能把握好学习这一根本任务,没有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大家应清醒地认识到,扎实的专业学习、系统的学术训练不仅是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学习方面,一是要强化知识储备。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这个专业的门槛或者行话,是专业学习者的最基本标志。希望大家在扩大知识量上下苦功夫,学习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板块,进而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战略储备,能够印象深刻,运用自如。二是要加强思维训练。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规范。如果仅仅掌握了所学专业学科大量的知识点,只能算是“登堂”;只有掌握了本学科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才能算是“入室”。希望大家加强思维训练,努力实现知识点的“批量生产”和学习积累上的“非线性增长”。三是要勤于独立思考。人的素质的形成有三个关键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信息到知识,第二个环节是从知识到观念,第三个环节是从观念到智慧。良好的学习能力只能解决第一个环节的问题,后面两个环节只能依靠良好的思维能力来解决。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不要只成为别人思想和观点的复读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从而使自己对本专业、本学科和整个社会的认识,能够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浅层到纵深、从信息到思想的质的飞跃。

第二,要理解并适应好集体的逻辑。大学生活之所以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升了教育层次,更在于对同学们的生活模式是一次深刻的重组,是同学们大规模、集体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开端。从报到那天起,绝大多数同学就开始远离自己熟悉的生长区域,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姿态与身边的人、事、物发生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是如何理解并适应集体生活的逻辑。在场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中心位置,多年来习惯了“自转”,不适应“公转”。但从迈入大学的那一天起,每个同学都会平等、全面地融入集体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这种集体生活的适应程度,会影响大家今后的社交模式和处世风格,进而影响大家的成功概率和生活质量。希望新同学一要遵守规则。任何一个集体都是以一定的规则为边界的。作为集体的成员,都要在规则的边界内行事,承担和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来讲,校规班纪是最基本的规范,需要严格遵守,这也是获得和拥有高质量大学生活的基本前提。二要学会参与。参与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在坚持与妥协、合作与竞争之中把个人意愿与集体意志有机结合起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技能。在这方面,中青院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会给大家提供较多的平台和机会。三要培育公德。在集体生活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张永远有效的绿色通行证。希望每位中青学子珍惜集体生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成为受人尊敬、值得信赖的集体成员。

第三,要理解并践行好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公共情怀。作为现代大学两大经典建校理论,无论是德国洪堡的大学理念,还是英国纽曼的大学理念,都非常重视大学这一组织的公共性,都认为大学不应成为少数知识分子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象牙塔,而应怀抱着关注社会、影响社会的公共理想。我们看到,数千年中国社会发展衍生出了舍己为家、保家卫国等“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中国的大学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质,在公共性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家知道,很多成功人士的眼界、胆识、气魄是与众不同的。我认为,这种眼界、胆识和气魄的内核就是公共情怀。如果一个人能够实现从独善其身的小我境界到兼济天下的公共情怀的跨越,那么,这个人观察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取舍的标准、对待成败的态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每一位中青学子都要有这样的公共情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三个永远热爱”的要求,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情怀,努力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第四,要理解并传承好学校的灵魂。中青院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与中国共青团这一政治性、思想性组织的紧密联系上。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青院始终不变的底色和灵魂,是中青院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常说,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但现在很多人很多时候在很多问题上有很多困惑。在世界范围内,很多领域都处在“理论丛林”的阶段,很多人被各种各样的理论学派、理论分歧搞得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科学的思想武器来驾驭这些信息和知识,我们就可能持有错误的观点、错误的立场,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甚至对国家和民族带来损害。同学们在大学里会接触到很多社会思潮。希望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强化理论思维,既重视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技术性元素,更要把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价值性元素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王晓说,中青院虽然不大,但有很好的组织氛围,有很好的教职工队伍,有很好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们一定要关心关爱大家,及时了解和服务大家的需求,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为大家享受大学生活、健康成长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他衷心祝愿大家在大学期间取得无愧于自己和家人、无愧于学校和老师、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优异成绩,拥有非常美好、非常精彩的大学生活。

倪邦文在主持讲话中说,王晓同志的讲话语重心长,给大家以新的启迪与思考,提出的四点希望内涵丰富,既提出了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方法与要求,也回答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深刻命题。希望全体新生牢记王晓同志提出的四点希望,更好地继承和践行中青院的精神与传统,在新的学习生涯当中有新的飞跃。他表示,未来几年,学校将与大家共成长、同发展。希望大家坚持“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校训,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勤读书、多实践、多思考,乐于勇敢地去追寻理想,健康阳光地去学会生活,不辜负学校、家长、社会对大家的期望,不辜负人民的重托,真正成为中青院培养的优秀学生,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谷振诣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他勉励全体新生走进大学校门后,树立远大志向,学会做职业的学习者。

中文系2008级学生毛启凡代表在校学生向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分享了自己大学生活的感悟,提出“做一个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勤思好学、独立坚毅、忠诚友善的中青人”与大家共勉。

新闻系2011级学生孟德俐在发言中抒发了自己成为中青人的欣喜与自豪之情,回忆了入学几天经历的温暖与感动,阐释了对校训“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理解,表达了“惜时笃学,勤奋积累”的决心。

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家长参加了开学典礼。(摄影/赵丹霞 张树辉 董洁)